1931年7月下旬,为保卫新生的房县苏维埃政权,贺龙率领红三军一部,在县城北部的连山坡,与国民党九个团的兵力展开殊死战斗,血战七天七夜,打退敌人,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。
在房县博物馆红色展厅,保存着一份1931年9月14日蒋介石签发的密令手谕,上面写道“请派精兵一师星夜驰缴”。正是这份密令,揭开了连山坡激战的序幕。
房县档案馆桂培培介绍,红军抵达房县后,当地逃亡的土豪劣绅联名向蒋介石请兵,要求消灭红军,时值1931年七八月,蒋介石针对红军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, 红三军主力此时正驻扎在房县,蒋介石接到报告后便将房县列为重点围剿区域。
1931年6月18日,贺龙率红三军攻占房县城,建立起了房县苏维埃政府,下辖14个区政府、105个乡政府。红军在房县建立革命根据地,就像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,国民党政府多次发动围剿。
房县博物馆张春宇说,连山坡有九条梁子七道沟,呈阶梯状,没有大路,敌人要想到房县,这里是唯一的路径,所以说要想进攻房县必须经过连山坡,如果把连山坡扼守住了就可以以少胜多。
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、弹药奇缺的恶劣环境下,贺龙亲率部队迎敌,并急调23团前来增援。柳直荀等带领军干校学员和群众,全力支援前线。
房县博物馆张春宇介绍,柳直荀和邓中夏组织群众召开会议,集思广益,用竹篾编成竹筏泅渡到白河,组织200多个救援队源源不断地向前方运送子弹,同时救助伤员,保障了前方战士的正常作战。
战斗进行到第7天,八师23团按照贺龙的部署,从敌人背后发起进攻,红军南北夹攻,敌人腹背被困,最终大部分敌人被歼灭。此役红军毙伤敌人300余人,缴获大量武器装备。这是红三军进入房县后的第一次大型战斗。
在连山坡战斗中,有18人壮烈牺牲。战后,红军在城南凤凰山修建十八烈士墓,贺龙亲笔题写“红军烈士纪念碑”。
如今,这里已经成为房县革命教育基地,每年清明,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瞻仰祭奠,接受革命传统教育。(全媒体记者 喻波 叶旭升 通讯员 杜达巍)
编辑:陈琦
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