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从北京辗转而来的偏瘫患者,有从深圳飞抵的头痛患者,有从太原赶来的慢性腹泻病人……一根细如发丝的银针,何以牵动全国各地患者跨省求医?
原来,他们慕名前来都是为了寻找同一位医生,十堰市车城工匠、十堰市人民医院传统中医针灸科张发医生,感受传统针灸的神奇疗效。

立竿见影,疗效成为最好的名片
来自北京的邹先生,因高血压导致丘脑出血,留下偏瘫后遗症近四年。辗转多家医院效果不彰,今年初,他抱着最后希望来到十堰。张发医生通过“全经针刺法”疏通经络,辅以补气活血的中药,仅七次针灸,邹先生从轮椅站起,实现独立行走。复诊时,他热泪盈眶,欲行跪谢,被张发一把扶住。
深圳的曲女士被神经性头痛折磨50余年,痛楚发作时“每一根神经都像被充了气”。她在十堰接受三次针灸后,持续半世纪的剧痛消失,至今未复发。山西的蔡先生慢性腹泻二十余年,每天如厕五六次,生活备受困扰。张发诊断为“脾肾阳虚”,七次调理后,他便质恢复正常,腹痛消失,重获生活自由。
这些病例,仅是十堰市人民医院传统中医针灸科日常的缩影。从顽固性头痛、中风偏瘫,到帕金森、植物人促醒,甚至肿瘤并发症,许多现代医学难解的病症,在这里通过针灸与中药的结合,实现了令人惊叹的疗效。

疗效破圈,十堰成为中医求医高地
开科两年来,该科室接诊超5万人次,其中三成以上为外省患者。北京、深圳、浙江、四川甚至海外……患者跨越山河而来,只为寻求那一针的“神奇”。诊室内挂满的锦旗,无声诉说着一个个康复的故事:“10年帕金森改善”“42年橡皮腿消肿”“54年头痛终结”……
从食道癌患者的吞咽功能重建,到肿瘤骨转移的疼痛缓解,再到抑郁、失眠等心身疾病的调理,针灸的边界在这里不断拓展。“三伏贴+扶阳灸+除湿罐”等特色疗法,也成为群众“冬病夏治”的首选。
“患者跨省而来,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。”张发说,“针灸不是对抗疾病,而是帮助人体与自然达成和解。”在这间忙碌的诊室里,生命的故事持续书写,十堰市人民医院传统中医针灸科,正用一根银针,为无数患者找回康复的笑容。(全媒体记者 李姿瑾 通讯员 马婷婷)

专家推介:
张发:十堰市人民医院传统中医针灸科创始人、张氏72绝针传承人、鄂有绝活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奖获得者、十堰市车城工匠、十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十堰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大赛针刺类获奖者、十堰市人民医院十大技术能手。
家传第三代中医,先后师承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医大师石学敏先生,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研究所长、岐黄学者、首都名医史大卓先生,国医大师李佃贵先生。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、伤寒论泰斗刘渡舟老先生弟子,全国名老中医、养生堂讲座教授陈明先生关门弟子。
擅长运用针灸、中药、点穴调治各种疑难杂症。特别在针药治疗颈肩腰腿痛、头痛头晕、失眠焦虑、冠心病、植物人昏迷状态、颅内压增高脑水肿、脑积水、中风偏瘫、帕金森、老年痴呆、重症肌无力、耳聋耳鸣、视神经萎缩近视、干眼症、白内障、各型鼻炎咽炎;面瘫、面肌痉挛、三叉神经痛;牙痛、顽固性口腔溃疡;咳嗽咳痰、哮喘、肺气肿肺大泡、肺结节;胆肾结石、胃痛胃胀胃酸、萎缩性胃炎,腹痛腹泻、痔疮;荨麻疹、湿疹;儿科扁桃体、腺样体肿大急慢性咽炎、小儿斜视;女科痛经、带下、月经不调、宫寒不孕、男科阳痿早泄等方面有独到之处;在尿毒症、肾衰竭的中医治疗,肝、甲状腺、乳腺、子宫卵巢(囊肿、增生、结节)癌等疾病诊治有独特见解。
电话:0719-8637789、13886804564
地址:十堰市人民医院外科13楼→附楼9楼
编辑:林静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