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风云激荡,诗韵历久弥新。毛泽东同志的诗词,既是中国革命壮阔征程的史诗写照,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瑰宝,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。11月12日,十堰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期主体班科干一班在圆满完成“品读《毛泽东诗词》激发奋进豪情”专题课程后,组织开展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小组讨论。学员们思绪飞扬、踊跃交流,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伟人思想境界与革命情怀的理解。随后,各小组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学习体会,呈现了一场思想与情感交融的精神盛宴。市委党校肖祥鋆老师莅临指导并作精彩点评。
分享环节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深沉的情感共鸣中拉开帷幕。市信访局甘新明同志以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为切入点,阐释了词作蕴含的磅礴力量。他指出,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彰显了攻坚克难的钢铁意志,“红旗漫卷西风”展现了革命必胜的豪迈气概,而“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”则抒发了革命者矢志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。他表示,这首词跨越时空,传递出不畏艰险、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情怀,对当下应对风险挑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
市建筑工程消防审验和抗震防灾中心王清平同志以书法艺术为媒,挥毫书写《沁园春·雪》,笔墨酣畅间尽显伟人气魄与诗境雄浑,生动诠释了艺术与信仰的融合。

市接待办陈雪娇同志深情解读了《蝶恋花·答李淑一》。她从“我失骄杨君失柳”的深沉追思出发,解析了毛泽东将个人悲痛升华为“忠魂舞于月宫”的浪漫壮烈想象。吴刚敬酒、嫦娥舒袖的瑰丽场景,既是对烈士英魂的告慰,亦是对革命精神不朽的生动书写。她认为,该词是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融合的典范,启示我们以崇高理想超越个体局限,实现精神永恒。

市经济作物研究所朱先波同志以“突破困境”为主题,系统梳理了毛泽东诗词。他谈到,在事业或人生低谷中,需保持战略远见与心态调适,科学谋划、主动作为,做到精神上“藐视”困难、行动上脚踏实地,以持续奋斗跨越关山、迎接曙光。
湖北医药学院付轶同志聚焦延安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与延安精神,指出二者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支柱。她感悟到,诗词镌刻理想,精神奠定实践,二者的结合对当代人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服务人民仍具深刻启示。

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顾云霄同志结合城市管理工作,以《从伟人诗篇、摇滚呐喊到街角的“绣花功夫”》为题,生动阐释了毛泽东诗词的现实指导意义。市经管局程强同志则以《在诗词中坚定共产党员信仰》为题,梳理毛泽东诗词中的精神主线,强调在任何时期都应保持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。
肖祥鋆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学员们准备充分、思考深入、联系实际、各具特色。他指出,大家的分享准确把握了毛泽东诗词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核,展现了科级干部良好的理论素养与学以致用的能力。他进一步强调,品读毛泽东诗词,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坚定信仰、人民情怀、斗争精神与科学思维,希望学员将所学转化为实干动力,在各自岗位上不断创造新业绩。
此次研讨不仅是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课,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精神洗礼。学员们一致认为,通过品读伟人诗篇,进一步筑牢了信仰根基、激发了前行动力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将从中汲取的智慧与力量,融入推动十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。(李世醒)
编辑:李世醒